-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作为符号象征的通识教育与国家精英大学体系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问题与方法:一个案例比较研究的视野 哲学家玛莎·纳斯鲍姆认为,至少在实践层面,现代通识教育是一个美国理念。一般认为,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自二战后逐渐向东亚与欧洲
一、问题与方法:一个案例比较研究的视野
哲学家玛莎·纳斯鲍姆认为,至少在实践层面,现代通识教育是一个美国理念。一般认为,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自二战后逐渐向东亚与欧洲扩散[1],至今演变为通识教育改革的全球化浪潮。然而,自现代大学诞生以来,在欧陆以及深受欧陆影响的东亚体系中,“大学的本科生往往在一个单一学科中接受教育”,与美国迥异[2]。这些以专业教育和专业院系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缺乏通识教育的制度与组织支持,但他们却为什么接受和认同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本研究将从历史社会学与组织分析的视角对通识教育的扩散做出解释,并分析这种全球化语境对于中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产生了何种影响、导致了何种后果。借助布迪厄等人符号和符号权力的概念,扩散源于通识教育在建构国家精英大学体系与认知秩序中所具有的象征性地位,它是一流大学身份的符号。而这一观念产生的根源实际远早于二战之前,它源于通识教育的古典形态即自由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由定义社会精英阶层的象征性权力所获得的定义精英大学体系的话语权。例如,在欧洲传统大学中,自由教育和自由学科(liberal arts)是一套典型的象征贵族身份的课程符码。即便是在工业化之后的英国,后起的企业家和工业家在积累巨额的财富之后,他们进一步打造上层精英这一文化身份的基本途径就是将子女送入以古典学科为主体的贵族学校,学习贵族的价值观与礼仪,只有通过自由教育这一符号体系的认证,才可能获得贵族精英身份。而作为精英身份的重要象征,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也成为精英大学的标识。但是,论证这一观点所面临的挑战是,现代大学诞生以来,不同国家的精英大学体系具有重要差异,这些存在重要差异的国家在建构其精英大学体系时,通识教育作为精英大学符号的象征性意义都是一种支配性的逻辑吗?特别是这一逻辑在那些以专业教育和专业院系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是如何成立、呈现与运行的?
为解释上述问题,本文运用案例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美国(以小型精英文理学院与一流私立大学为代表)、法国(以高等专科学校体系为代表)和中国(以一流研究型大学为代表)的精英大学体系进行比较分析。选择这三类案例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在方法论意义上,美国和法国分别代表了“典型案例”与“最小可能的关键案例”(又称“证实性关键案例”)。位于美国高等教育体系金字塔尖的上述两类学校都以通识教育为定义自己精英院校身份的重要符号之一,是通识教育改革全球化浪潮的源头,构成了世界各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无可逃避的全球化视域,是典型案例。而法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又称“大学校”)则遵循了最小可能关键案例的选择逻辑。这一方法是指,要证实一个理论,不是找最有可能支持它的案例,而是找那些看起来最不可能或最小可能支持该理论的案例,如果这个最小可能支持该理论的案例都证实了这个理论,那它就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也就是看起来不大可能支持观点或理论的案例,最终支持了该理论。法国高等专科学校体系就是典型的最小可能关键案例,因为法国高等教育体系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几乎是西方国家最激进地铲除传统自由教育及其机构文理学院(即艺学院)的组织,建立以现代专业教育为主体的高等专科学校,以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中央理工学院等为代表,与美国体系具有重大差异。而如果能证明这些专科学校在建构其国家精英大学地位时,也不得不受通识教育的符号力量所支配与规训,那对核心观点无疑是强有力的论证。第二个原因是,美国与法国的精英高等教育体系与中国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了当下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历史背景之一和全球化语境,即中国改革的逻辑其实是在深受以法国等欧陆模式影响的体系中,借鉴乃至植入通识教育的美国模式。这一符号冲突会出现什么问题、产生怎样的后果,这一问题只有在前两个案例所呈现的逻辑与语境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分析与解释。
二、论证逻辑与分析框架
本研究依托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的符号概念,布迪厄认为,符号是一种“建构现实的权力,是朝向建构认知秩序的权力”[3],拥有符号权力的群体能够将某种认知及其对社会的表达强加给被支配群体的力量,它使得共同体就社会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并再造社会秩序,使支配关系合法化[4]。在本文的语境中,通识教育被认为是一种符号,这一视角区别于探讨通识教育心智与品格塑造等功能的教育学意义,而是在社会学的层面将其看作是一种文化认知,即聚焦于通识教育符号象征意义。基于这一概念,本文的论证逻辑与分析框架是:第一,通识教育在国家精英大学体系的建构中具有重要的符号权力与象征性地位,一流的本科通识教育构成了人们对精英大学的共同想象与认知。第二,通识教育的符号特性集中展现于现代大学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符号冲突之中,即不管专业教育如何冲击,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符号支配意义一直在精英大学体系的建构中起重要作用。美国是典型案例,小型文理学院和一流私立研究型大学构成了美国精英高等教育体系,小型文理学院在两次专业主义浪潮的冲击中展现了其通识教育强大的象征性力量,它们标志性的本科通识教育被看作美国高等教育的神话;一流研究型大学则形成一个以通识教育和文理学院为基础与核心的教育序列,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合法性来源。而法国的高等专科学校作为高度专门化的精英大学,被认为是欧陆大学体系的代表性组织,它建构其国家精英大学身份的过程看上去最不需要通识教育的象征性资源。但实际上,以巴黎综合理工为代表的大学校在攀向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金字塔尖、垄断国家精英再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对通识教育符号资源的认同与汲取。第三,美国与法国的精英大学体系不仅分别作为论证本文核心观点的典型案例与最小可能关键案例,而且构成了当下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与全球化语境,即中国研究型大学是深受欧陆影响的以专业教育和专业院系为主导制度逻辑的精英大学体系,而改革者对于通识教育的基本认知与共同想象是由美国通识教育与文理学院模式的符号象征力量所塑造的,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不断冲突与反复调试的过程,造就了中国通识教育改革的独特面相。
文章来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网址: http://www.xawlxyxb.cn/qikandaodu/2020/091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