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导师简介:黑维强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姓名:黑维强职称:教授学历:博士出生年月:1962年12月电子信箱:heiweiqiang@163.com主修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近代汉语、训诂学、方言学、敦煌学毕业学校:兰州大学部门编制: 现代汉语

姓名:黑维强职称:教授学历:博士出生年月:1962年12月电子信箱:heiweiqiang@163.com主修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近代汉语、训诂学、方言学、敦煌学毕业学校:兰州大学部门编制: 现代汉语教研室个 人 介 绍黑维强,男,陕西绥德人,汉族。文学硕士,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主 要 论 著一、研究论著著作1、《陕西方言词汇集》,合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1992年中华哲学社科基金项目,2009年获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献词汇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论文1996年1、《陕北绥德话带“日”字头词语》,《方言》1996年2期。又载《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2期。1997年2、《陕北话果假摄字读鼻尾韵例》,《中国语文》1997年4期。3、《“疑是”别解》,《函授教育》1997年1期。4、《〈读书杂志〉“疑意”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4期。2000年5、《〈史记〉词语考辨二则》,《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5期。2001年6、《元杂剧词语方言证》,《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1期。7、《晋语“去”本字辨》,《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1期。8、《元杂剧词语考释》,《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巴蜀书社,2001年。9、《释“精神”》,《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3期。10、《元明清白话词语札记》,《中文自学指导》2001年6期。2002年11、《试论“把+NP”句》,《宁夏大学学报》2002年1期。12、《敦煌文献词语陕北方言证》,《敦煌研究》2002年1期。13、《“处处志之”与“为动用法”》,《常州师专学报》,2002年1期。(合作,第一作者)14、《从陕北方言看近代汉语助词“也似”的来源》,《延安大学学报》2002年1期。15、《“国家祥瑞”的指代义》,《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期。16、《试说“的”字结构的比况义》,《语言研究》2002年2期。17、《“恫(洞)疑”考辨》,《古汉语研究》2002年3期。2003年18、《元明清白话词语释义》,《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3期。19、《陕北绥德话“的”的一种用法》,《中国语文》2003年4期。20、《敦煌变文词语校释》,《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21、《陕北绥德话“的”的用法》,《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期。22、《陕北方言表贬义“儿”的用法及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3期。23、《论近代汉语“去+NP+去”句》,《语言科学》2003年3期。24、《晋语“去”词性辨析》,《语文研究》2003年4期。25、《近代汉语“去+VP+去”句结构类型及其发展》,《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6期。2004年26、《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疏证三则》,《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7、《<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释》,《敦煌学辑刊》2004年1期。28、《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一)》《敦煌学辑刊》2004年2期。29、《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针毡”考》,《西域研究》2004年4期。30、《明清白话词语选释》,《汉语史研究集刊》第7辑,巴蜀书社,2004年。31、《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考释》,《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32、《元明清白话词语方言考》,《汉语史学报》第5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2005年33、《敦煌文献词语陕北方言证(续)》,《敦煌研究》2005年1期。34、《敦煌文献词语方言续考》,《西北民院大学学报》2005年2期。35、《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二)》,《敦煌学辑刊》2005年2期。36、《“羖”字释义疏证》,《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5期。(*合写,第一作者)2006年37、《绥德话“X行”的“行”考辨》,《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8、《明清白话词语零札》,《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4期,(合作,第二作者)。39、《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三)》,《敦煌学辑刊》2006年4期。2007年40、《陕北方言助词“也ia是的”》,《语文研究》2007年3期。41、《明清白话小说词语例释》,《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6期。2008年42、《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中的外来词》,《敦煌学辑刊》2008年3期。43、《宋代已见“定语+的+人称代词”用例》,《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3期。(*合写,第一作者)44、《陕北绥德话的人称代词》,《晋方言研究——第三届晋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太原:希望岀版社,2008年。2009年45、《敦煌社会经济文献释词》,《汉语史学报》第8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46、《说“馎饦·勃讬儿·圪饦儿”》,《语言科学》2009年1期。又《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9年。47、《陕北绥德方言“个”的读音和用法》,《方言》2009年3期。48、《敦煌社会经济文献释词六则》,《艺术百家》2009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2010年5期全文转载。49、《论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献的词汇研究价值》,《敦煌学辑刊》2009年4期。2010年50、《文献词语考释二则》,《中国方言学报》第2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51、《绥德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咸阳师院学报》2010年3期。52、《形容词重叠式“好好”作定语的句式语义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5期摘转。53、《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选释》,《敦煌学辑刊》2010年2期。54、《敦煌、吐鲁番文献词语考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2期。(合作,第二作者)55、《陕北绥德县河底方言的文白异读》,《方言》2010年4期。2011年56、《陕北绥德方言的指示代词》,《汉语学报》2011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2011年8期全文转载。57、《绥德义合话同音字汇》,《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3期。58、《敦煌、吐鲁番文献词语方言考补遗》,《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4辑,巴蜀书社,2011年6月59、《论古代契约文书的文献特点及词汇研究价值》,《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5期。二、科研项目1、主持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汇研究》,立项编号04BYY015,结项证书号20090292。2、主持2007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绥德方言研究》,立项编号07J003Z,结项证书号20100052。3、主持2007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百年敦煌学研究史》之子项目《语言文字卷》,项目批准号07JZD0038,合同号07JZDH038。在研。4、主持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契约文书词汇演变历时研究》,立项编号11L016。在研。5、参与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基金(200409)、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4-0957)《陕西重点方言研究》(主持人邢向东),完成《绥德方言调查与研究》。在研。6、参与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人之唐诗注释研究》(主持人郭芹纳),立项编号07BYY047。在研。7、参与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陕北民歌语言民俗研究》(主持人李占平),立项编号10XYY0004。在研。

文章来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网址: http://www.xawlxyxb.cn/zonghexinwen/2020/0520/355.html



上一篇: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应对策略
下一篇:首席主讲教师工作总结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版面费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发表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