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05/20]
探索方言文化研究新范式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方言与地域文化互为表里,不可分割。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地域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
方言与地域文化互为表里,不可分割。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地域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用方言形式所表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即为"方言文化",包括地方风物、民俗活动、口彩禁忌、俗语谚语、民间文艺等。笔者认为,随着语保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应当推动方言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探索科学的研究范式。
方言与文化研究的科学范式尚未形成
把语言与文化(思维)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在西方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几十年的历史。1950年出版的罗常培《语言与文化》是我国语言文化研究的先驱之作;1985年,游汝杰、周振鹤在《复旦学报》第3期发表《方言与中国文化》一文,提出"文化语言学"的概念,认为应该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历史悠久、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结合起来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曾经出现"文化语言学中国潮",然而90年代中期以后却快速消退。其迅速衰微的根本原因是,研究对象过于庞杂,内容、方法不统一,缺乏科学的研究范式。
此后的20多年,正是汉语方言学快速发展的时期。方言学界专注于考察语言本体的各种问题,对于与方言密不可分的地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则关注甚少。以陕西方言研究为例,代表性著作如《神木方言研究》《绥德方言调查研究》及《陕西方言重点调查研究丛书》等,对语言系统的描写和考察细致深入,民俗文化的内容在"分类词表"中有所体现,但仍以词语解释为主。与此同时,民俗学界的研究则主要是对民俗事象及其文化意义的描写和追索,较少涉及方言。因此,形成了方言与文化研究相互隔离的局面。
在新语境下打破研究隔离
近年来,随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方言文化现象作为一个整体进入了方言调查研究的视野,得到记录、保存和呈现。不仅《中国方言民俗图典》《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全面系统地描写和记录了方言文化,而且语保工程中的濒危方言调查、一般方言调查,都有口头文化的内容。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保护方言文化"是其中的一项工程。新材料的出现和新语境的形成,提出了重新认识方言与文化关系的要求,也提出了建立方言文化研究新范式的要求。
那么,如何打破方言和文化研究的隔离,将方言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方言文化研究又有哪些取向和模式?《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利用语言和多媒体、数据库及网络技术保存和展示方言文化,是语言文化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可以称之为"语言文化资源保护模式"。我们认为,在大力开展语言文化资源保护的同时,还可以将方言文化的研究推向更深的层次,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外在和内在联系,探索"方言文化互解互证模式"和"语言文化现象考源模式"。
在继承与变革中探索新范式
构建新范式,可以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语言学研究中吸收合理成分,但对其实际内涵与外延则需要作出重大改变。在研究"文化语言学"的学者中,除了少数学者外,关注方言文化的并不多,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典籍、汉字、熟语中的文化现象及其含义。在新的范式中,我们将方言与文化看作是互为表里的整体,在大量调查、记录方言文化现象的基础上,观察方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观察方言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和共时差异,用方言与文化互释互证,或通过历时溯源,揭示方言蕴含的文化意义及其来源。
" 语言文化资源保护模式"是语保工程中形成的方言文化研究新范式。《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的调查框架,囊括了方言中物质文化、口头文化的方方面面。首先分为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日常活动、婚育丧葬、节日、说唱表演九个大类,大类下再分次类、小类,共800多个调查条目。该系列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在记录、解释方言文化词语的同时,将相关联的俗语、谚语、歇后语、民歌也记录下来,以最大限度地体现该民俗(词语)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语言价值。
" 方言与文化互释互证模式" 可以指导研究者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考察准确理解方言词义,避免望文生义、俗词俗解。反过来,方言词义也可以帮助准确理解有关词语和现象的文化意义,纠正误解。比如,刘勋宁的《陕西民俗与方言本字》将方言调查和民俗考察相结合,对书面语里不单独使用而意义模糊的字,借助民俗文化意义澄清了其语义。另外,方言和民俗文化的分布地域也可以互相印证。我们可以从方言特征与民俗事象在不同方言区域中的分布,观察到方言文化流播的同向性乃至同步性。
文章来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网址: http://www.xawlxyxb.cn/zonghexinwen/2020/0818/401.html
上一篇:浅论表见代理制度
下一篇:说说函谷道上的四处军事防御要地(一)--霸上防御